登入

登入名稱
密碼

忘記密碼註冊

確定
向右拉

忘記密碼

電郵
確定
向右拉

BB戀物要戒嗎?

趙依莉姑娘 (註冊社工)

稿件轉載自2011年7月,212號《Baby親子雜誌》

BB的戀物習慣如非有大影響,不一定要戒,就算要戒,也不是要鼓吹貪新忘舊的概念,因為念舊也是孩子的一項美德。

 

  BB早在滿月後,就可能會開始人生最早的戀物情意結,差不多BB常有機會接觸到的物件都可能成為BB的最愛寶貝。家長在考慮戒與不戒之時,千萬不要忽視BB的心理需要喔!

 

從物件尋找安全感

  聞啜紗巾仔、撫摸小毛毯等BB戀物表現,可能令媽咪摸不著頭腦,其實BB出現特別鍾愛某些物件,無時無刻都要帶在身邊,甚至欠缺了該物件就難以入睡,主要原因是該件熟悉的物件或其氣味,能夠帶給BB很大安全感,就算面對不同環境也能更安心。

 

戒?不戒?不只是媽媽決定

  如果BB的習慣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,並不一定需要戒的。但如果出現以下的例子,就有可能影響生活,媽咪可考慮為BB戒除習慣:
衞生

‧    不肯清洗該物件,若清洗後會鬧情緒

‧    不肯與物件分離,不能濕水的物件也要帶同洗澡、又不肯等牠晾乾

2 發育、發音

長期咬啜紗巾、奶嘴等,會阻礙牙齒發育,甚至影響說話發音。

3 社交

兩三歲或以上的孩子,若太迷戀親近物件,而不願與其他小朋友溝通,甚至可能因行為怪異而被排斥。

4 學習

因未能帶心愛物件一同上學,令孩子不願上學,學習意欲大減。

 

  

戒除方法

宜逐步來 忌一刀切

  若媽咪認為有需要為BB戒除習慣,方法及技巧就更要注意,否則只會弄巧成拙!

 

‧    突然掉棄物件

  不再讓BB接觸迷戀的物件,物理上是令BB與物件分開,但情緒上兩者仍然有連繫,只會出現反效果,令BB感到驚恐、傷心、思念。若知道是父母拿走他寶貝,更會憤怒,討厭媽咪嗲哋。

 

‧    一時一樣

  若BB扭計鬧情緒,家長為了安撫BB,又給予要戒除的物件以換來安靜,只會更難戒除。

 

‧    提供安全感

  對BB的需求有快的回應、多關心及理會BB、多擁抱或親吻BB,增加身體接觸等,都能給予BB更多安全感。

 

‧    適當解釋

  若孩子有足夠的理解力,家長可以用故事形式作解釋,說明為何物件要洗要換,讓孩子明白要分離的原因。

 

‧    循序漸進

  媽咪可以慢慢加長物件與BB的分離時間,也可以用不同物件作「洗牌」,漸漸減淡BB對物件的依賴。

 

‧    認同明白BB情感

  媽咪在言語上要向BB表示明白不捨的感受,若只批評表示厭惡失禮,或應為物件不重要,只會令BB更傷心,更不願意戒除習慣。

P「媽咪知道你很喜歡(物件),很不捨得,但……」

X「(物件)又舊又髒,我們換件新的更好啦!」

 

‧    向物件告別

  像與好朋友闊別一樣,物件真的要掉的時候,可以把它放進盒子,感謝它一直以來的陪伴,好好的歡送它,向它說再見。

 

家長支持 開心過渡

  孩子與心愛物件分開後難免會失落、思念,家長不用特別避免談及物件,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以下活動抒發掛念:

‧一起傾談、看相,緬懷一番

‧畫咭、畫畫

‧一起講故事,延續物件的去向